建国大学建立于1996年,是一所一流的私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学位国际标准课程。它最初是作为专攻计算机系统和信息学的职业培训学校,但现已发展为跨五大校区、为3万多名学生提供全方位课程的高等院校;随着大学入学人数的不断增长,建国大学计划今后两年内,在万隆和勿加西兴建两个新校区。
建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和各级内部运营均纳入以IT为基础的流程,以此更加突出IT作为其卓越声誉的中心支柱这一地位。这种做法让建国大学成为印尼现代高等教育方法的代表,以及具有创业精神和全球视野、做好准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毕业生的摇篮。凭借印尼国家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签发的A级认证,建国大学将取得更大的成功。根据2016年QS大学排名,建国大学跻身印尼前十一所顶级大学,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在包容性、教学、就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得到认可,由此将其视为亚洲高等教育机构的领导者。
建国大学通过与国际大学合作,共同推动建立独特联合学位课程计划等举措,在印尼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部门脱颖而出。通过建国国际学院,建国大学分别与日本和英国的合作院校建立了工程学院和设计学院,展现其对谅解备忘录和伙伴关系协定成果的承诺。此外,因为在亚洲拥有众多大学合作伙伴,建国大学能够从中国和东盟各国招收众多国际学生。
通过与110多个国际大学的合作,建国大学推动学生走向本地和全球舞台。致力于将毕业生送往跨国公司,加上由1000多名海外校友组成的校友网,建国大学成为印尼高等教育界指向全新未来的一盏明灯,这种国际合作将推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的发展。
1974 (拜纳·努山塔拉基金会)
私立
> 1,200
4
> 93,500 (2016)
文凭、本科、研究生、博士、在线学习
A级认证、ABET、EFMD、EPAS、ISO 9001:2000
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
建国大学践行实现国际标准的承诺,致力于提供最高质量的教育,由此牢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各地领先学术机构战略合作伙伴的地位。建国大学目前正在与遍布五大洲的110多个高等学府合作,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南非、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建国大学深知必须让学生掌握实现东盟区域一体化繁荣所需的技能,因此它还与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等大学广泛合作,并且目前正寻求在这些市场扩展其网络
建国大学能够为学生和教职员提供先进的配套设施,这一点更加强了其作为印尼权威民办大学的地位。自1974年成立以来,学校持续投资新设备,包括1984年新建Syahdan校区,1997年新建安格列克校区,2001年新建JWC校区,2014年新建阿拉姆舒特拉(Alam Sutera)校区,以及2015年新建的建国诺森比亚设计学院和建国ASO桥梁工程学院。这些校区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有3万多名才华横溢的在校生和1500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成为印尼最活跃的学术团体之一。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学生和雅加达以外地区的本地学生的需求,建国大学还建立了名为“建国广场”的现代化学生综合宿舍。
On the 25-27th November 2020, BINUS UNIVERSITY alongside 70 exhibitors in total took part in the QS Apple Virtu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the topic of New Global Partnerships for Resilience and Climate Action. Online for the first time due to the pandemic, the event attracted over 700 delegates from 38 countries.
阅读更多内容HiveIndo is an online BINUS UNIVERSITY magazine in English featuring voices from the BINUSIAN community – students, faculty, staff and our partners.The latest articles on Hiveindo include Being a Social Innovator: Solving your Day-to-day Problems in Simple Steps by Beauty Tatenda Tasara, a BI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 from Zimbabwe and Dr Sanjukta Choudhury-Kaul of BINUS INTERNATIONAL also shares a piece on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 New Normal.
阅读更多内容